五行的基本概念

  五行,即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类物质属性及其运动变化。“五”,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类物质属性;“行”,指运动变化。如《尚书正义》说:“言五者,各有材干也。谓之行者,若在天,则为五气流注;在地,世所行用也。”从古代哲学概念出发,五行已超越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的具体物质,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类物质属性。

  五行学说是以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类物质属性及其运动规律来认识世界、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变化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。秦汉之际,五行学说进入广泛应用和发展阶段,用于天文、地理、历法、气象、社会、经济、兵法等各领域,尤以中医学最为突出。古人运用五行学说,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,将自然与社会的各种事物或现象分为五类,并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来解释其发生、发展和变化的规律。